本报讯 (记者王坤宁)9月18日,随着第八届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的公布,“人民文学出版社与茅盾文学奖”媒体恳谈会在京召开。本次恳谈会的主办方人文社特邀本届获奖作家刘醒龙、毕飞宇及人文社部分资深编辑,与全国媒体共话人民文学出版社与茅盾文学奖共同走过的30年。
自1981年设立、次年开始首届评选以来,茅盾文学奖历经8届评选,走过了30年历程,共有38部作品获此殊荣,对我国长篇小说的创作产生了极大的影响。据统计,自第一届茅盾文学奖开始,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作品从未缺席,迄今累计获奖作品达17部,几乎占了获奖作品的半壁江山。本届茅盾文学奖人文社共有19部作品进入评委视野,6部作品入围前20名,并参加决选,最终刘醒龙的《天行者》、毕飞宇的《推拿》突出重围摘得桂冠。
人民文学出版社社长潘凯雄认为,在历届茅盾文学奖评选中,人文社之所以能占据获奖作品的近半壁江山,或许是因为茅盾先生首倡设立此奖的初衷与该社60年来所坚持的出版理念不谋而合:即关注现实、注重作品整体的品质。作为此次茅盾文学奖唯一有两部作品获奖的出版社,再次显示了这家具有60年悠久历史的国家级专业文学出版机构所应有的文化担当。
据不完全统计,人民文学出版社获得茅盾文学奖的17部作品,各种版别共计销售近650万册,业已成为经久不衰的常销书。所有获奖作品,发行量尽管不尽相同,但本本年年有加印则是不争的事实。恳谈会上,作家、编辑和出版人共同表达了一个心声:茅盾文学奖只是一个引领,而茅盾先生生前的愿望更有待于一代代作家、编辑和出版人的共同奉献才能得以持久地实现。
|
|